2012年12月27日星期四

奶農家年賺50萬 不是大戶?

December 20, 2012 06:06 AM | 6404 次 | 0 0 評論 | 11 11 推薦 | 電郵給朋友 | 打印

早年從中部內布拉斯加州Omaha移民到佛瑞斯諾的Smith一家,目前飼養1000頭奶牛,每天可出產6000至7000加侖牛奶。(記者楊青/攝影)<br /><br />

早年從中部內布拉斯加州Omaha移民到佛瑞斯諾的Smith一家,目前飼養1000頭奶牛,每天可出產6000至7000加侖牛奶。(記者楊青/攝影)

機械化擠奶。電腦系統不但馬上知道每隻奶牛每次(一天兩至三次)的產奶量,而且牛奶直接鏈接降溫管進入冷藏庫。 (記者楊青/攝影)<br /><br />

機械化擠奶。電腦系統不但馬上知道每隻奶牛每次(一天兩至三次)的產奶量,而且牛奶直接鏈接降溫管進入冷藏庫。 (記者楊青/攝影)

在中加州大型奶牛場附近,都有規模不小的奶酪加工產。加州生產的奶酪,琳瑯滿目。(記者楊青/攝影)<br /><br />

在中加州大型奶牛場附近,都有規模不小的奶酪加工產。加州生產的奶酪,琳瑯滿目。(記者楊青/攝影)

Smith一家。左起男主人Roger、友人Sandy、女主人Pat、外孫女Vicky。(記者楊青/攝影)<br /><br />

Smith一家。左起男主人Roger、友人Sandy、女主人Pat、外孫女Vicky。(記者楊青/攝影)

每隻牛犢剛出生,就會有自己的身分證,年齡、每天的健康狀況、產奶量、衰老情況,主人通過電腦了解得一清二楚。(記者楊青/攝影)<br /><br />

每隻牛犢剛出生,就會有自己的身分證,年齡、每天的健康狀況、產奶量、衰老情況,主人通過電腦了解得一清二楚。(記者楊青/攝影)

新西蘭、德國等80年代開始的旋轉式擠奶場,目前也已被加州的一些大型奶牛場採用,一人一天可以幫助  500至600頭奶牛擠奶,比傳統的排列式擠奶效率提高25% 左右。<br /><br />

新西蘭、德國等80年代開始的旋轉式擠奶場,目前也已被加州的一些大型奶牛場採用,一人一天可以幫助 500至600頭奶牛擠奶,比傳統的排列式擠奶效率提高25% 左右。

從1990年代開始,加州超越威斯康辛州,成為全美牛奶製品產量龍頭老大,除奶酪(Cheese)僅次於威州居第二外,新鮮牛奶、奶油、冰淇淋、酸奶及奶粉產量均獨占全美鰲頭。提供全美三分之一出口奶製品的同時,全美每五杯新鮮牛奶中,就有一杯產自加州。

2011/2012年度,全美規模100頭的家庭奶牛場共6萬5000家,加州1600家大型養殖場擁有奶牛數量就高占總數五分之一,奶牛保持180萬頭左右,牛奶產量414億磅,產值76 億元,遠勝過加州大名鼎鼎的傳統葡萄種植業和釀酒業及其他任何農產,成為加州農業經濟中名副其實的頂樑柱。

加州的奶牛養殖場匯集大批全國乃至全球一流的奶牛養殖達人。許多奶牛場幾代承傳,經驗、科技加上累積的資金,成就一個個精采的成功故事。

三代與牛為伍 牧場人家致富

●「我父親18歲開始幫人餵牛,沒有工錢,靠每天換來的牛奶拿去市場換些錢零用。後來主人淘汰下來的七、八老牛到我家,老牛生小牛,小牛再生小牛,我們舉家後來搬來加州,漸漸有了自己的牛和奶牛場」。

大半個世紀的故事,年過七旬的史密斯夫婦(Roger & Pat Smith)說來像每天擠牛奶一樣容易而樸實:1948年跟隨父母和伯伯、叔叔大家庭,從中部密西西比河邊的內布拉斯加州移民到加州中部。在佛瑞斯諾(Fresno)以北兩小時車程的史坦尼勞斯縣(Stanislaus County)開始飼養奶牛,父母一輩子是農人,一生與牛打交道。

Roger在牛欄邊長大成人,後來娶了同是來自中部地區移來加州的奶牛場主女兒Pat,生兒育女,轉眼已四代人。看上去已有年頭、卻充滿農家氣息的數千平方呎紅磚青瓦平房,綠得耀眼的大草坪上,有女主人從附近小鎮商店中精心挑選回來的幾隻石鑄大白鵝,房旁是排列著20多台各種大大小小拖拉機、鏟草機、堆高機、奶罐車的開放式車庫。對面一望無際的圍欄中,不時傳來「姆姆」牛叫聲,那是Smith 家的奶牛場和牧草倉。走路可到的地方,就是Smith家父母大半個多世紀前剛到加州落腳的祖屋,周邊當年長工們居住的木牆紅瓦房,如今住著Smith家的新工人。而女兒、女婿和孫女的家,開車不到一分鐘。

按加州奶牛場平均擁有1100頭奶牛算,擁有1000頭奶牛的Smith家形容自己是「加州典型的奶牛專業戶」。不過與眾不同的是,Smith家早年就懂得「家庭集資」,買下1260畝土地,所以這些年,不管全國和加州奶牛飼料價格暴漲,Smith家卻能夠糧草自足;而與鄰人早年就開發的私人水源,更使得自家奶牛場的用水「不用看政府臉色」。

幾代人下來,Smith家的經驗是:農人要發家致富,盡量不要讓人「掐脖子」。

8工人搞定1000頭牛 音樂空調用上

●無論春夏秋冬,史密斯家的奶牛場每天清晨7時,一定開始熱鬧起來。數百上千頭奶牛,在墨西哥裔工人播放的輕快音樂聲中有序排隊,進入有空調的擠奶室。穿著長筒雨靴的工人,先將牛群從戶外趕進大棚,酷夏期間還要先給奶牛水霧降溫,然後每次24頭奶牛,分成兩排各就各位,工人逐套上吸奶器。機器啟動,每頭奶牛的產奶量立即顯示在電腦感應器上。

奶牛們源源不斷進入擠奶室,牛奶也源源不斷流入房子一般高的儲奶巨罐。拳頭大小的輸奶管,將牛奶的溫度迅速從90度左右降溫至70至55度,兩小時內再降到38度。數小時後,牛奶通過長長的輸奶管進入奶罐車,很快運到附近的牛奶加工廠,或殺菌分裝成為飲用牛奶,或加工成為各種奶酪和奶製品,源源不斷運往全美和世界各地。

「每天每頭奶牛可產奶兩至三次,我們的運奶車每天至少要跑兩趟牛奶加工廠」,與奶牛打了半輩子交道,牛場女主人Pat談起養牛產奶如數家珍,「奶牛跟人一樣,通常懷胎九到十個月才能生產,一年半的牛已是『青少年』,26個月當媽媽的奶牛,通常可產奶三年左右」。Pat說,每台吸奶機上都連接電腦,每頭奶牛從出生開始就有自己的編號,因此電腦一開,就可清楚知道當天每頭牛的產奶量,「通常健康奶牛一天可以產奶六至七加侖」,如果發現產奶量持續下降,表示『孩子們該休息休息了』。」

每天3~6隻小牛誕生 靠人工授精

每天擠奶、餵食、運輸、清理牛欄,還要給新生小牛接生,每天至少有三到六隻牛犢新生,母犢留下,雄犢出售,1000頭牛的工作量有多大,Pat說,八名工人就可以輕鬆搞定。

1000頭母牛,但Smith家只養了兩頭公牛,「男女」如此不均衡。Pat說,這主要是因為奶牛絕大多數採用人工授精受孕,因此公牛派不上用場。買回來的牛精子,儲存在零度以下的冷凍庫中,可以存上一年,隨需隨取,每次成本大約50元左右,比養公牛要划算。

女主人開玩笑表示,她家那兩頭公牛面對成軍的母牛,早已過了疲於奔命的「快樂日子」癮。

飼料連年飆升 牧場關閉近三成

●美國連年飼料和物價飆升,加上農業貸款趨嚴,全國包括加州在內,不少地區奶牛場形勢頻頻告急,就連一些經營半個世紀的家族,也面臨破產危機。到2012年,加州高峰時期原有的1950家大中型奶牛場,已驟降到1600家,奶牛短短數年內減少5萬頭。

奶牛與肉牛種類不同,目前加州不少養殖場的奶牛,大多是阿根廷種奶牛,不少牧場長期以來傳統用的是玉米、大豆和棉花籽(主要用於奶牛節育)的混合飼料,這些年大豆和玉米原料價格大幅度上漲,尤其是大豆價格,幾年內飆升45%,農民大喊「吃不消」。

Pat說,今年夏天三個月內,加州大豆每噸價格就從8000元漲到1萬7000元,最難的是,「這些年只要價格漲上去,就很難再下來」。

正因為這樣,2008年加州許多奶牛場入不敷出,像Smith 家一樣,一年曾損失數百萬元的農戶大有人在。

牛吃新鮮草 產奶量更多

不過面對長久居高不下的物價,Smith家未雨綢繆,而且開始柳暗花明。

「這些年我們發現,吃新鮮牧草的牛產奶量,比吃傳統飼料的牛多不少」,Pat說,他們家的牛長期也都是吃傳統飼料,而由於中加州夏季漫長而高溫,許多奶牛產奶量一年中有半年減產。這些年,他們家開始用早年買下的1260畝土地,相當部分由堅果改種玉米和牧草(Alfafa),不但大大降低生產成本,牛奶產量也大幅增加。

「原物料的市場價格、政府政策影響對農民影響很大」,Roger說,他家三代養牛,家人非常勤奮,但似乎政府政策永遠在變,尤其是近年的環保政策,限制一波接一波,「讓農人跟得很辛苦」。他表示,很難想像,如果他家沒有早年買下的1260畝土地,現在牛場是否可維持下去,是個疑問。

自己有水源 不被人掐著脖子

Simth家做過統計,一頭成年的奶牛,每天光是喝水就要50加侖,1000頭牛一天光是吃喝就至少消耗5萬加侖,一年2000至3000萬加侖的用水,對中加州水資源近年越發緊張的水資源,如果光要仰賴政府「分水到戶」,可能會天天睡不著覺。

「1950年代我們家就加入佛瑞斯諾北部的一個私人水源系統」,Roger無不自豪地說,在佛雷斯諾以北一個叫Don Pedro Dam的水壩引水,長長的水管拉過30哩地,直接送到自家奶牛場和果園玉米田,用Roger的寶貝外孫女Vicky的話說:「Lower Price, On Time」,最重要的是,不被別人掐脖子。

遊遍世界 買農機花30萬不眨眼

每天產出6000至7000磅的牛奶,源源不斷送往附近奶品加工廠製成奶酪,成為Taco Bell、Pizza Hut、In & Out等全國大型連鎖店每天使用的原料;加上自家果園近年新開發的杏仁等堅果年年收成,女兒一家可自在地全世界到處旅遊,而喜歡農耕機械的Roger,不久前光是一台名牌的拖拉機就花30多萬元,希望自家農場越做越好。

「我們去年收入300萬元左右,人工、汽油、原物料等等花掉250萬元」,Roger微笑表示,50萬元的年收入他很難說在當地是不是已算得上「大戶人家」,不過能維持現有的奶牛場規模,還有餘錢再買地擴大農場經營,他感覺「挺自豪」。

女主人Pat表示,她和先生一輩子都生活在這塊土地,也去過不少地方,但「每次離家久了,都想很快回來」。

Read more:世界新聞網-北美華人社區新聞 - 黃金州農業巡禮 奶農家年賺50萬 不是大戶

0 评论:

发表评论

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

 
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|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- Premium Blogger Themes |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